Ø 活動方式:通過中文系黨建網站✂️,建立起09級研究生黨員網上討論交流活動版塊
Ø 活動內容:討論和交流的內容不定,根據政策和熱點變化而變化
Ø 活動成果👳🏼♀️:“回顧我國黨建60年——夯實黨執政興國的組織基礎”—— “我為基層黨建意昂獻計策”支部大討論
2009年10月28日,09碩支部開展了一次討論交流活動💁。為了不讓簡單的討論流於俗套🧑🦰,也不希望黨員學生的交流都是憑空講大話,因而支部黨員的學習和討論會在學習了相關材料之後,大家紛紛就我校的基層黨建意昂如何展開,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和意見,這樣使得黨員們在學習理論知識之余,也學會了如何寓理論於實踐,引導黨員學生關註身邊的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師大黨建意昂的一份子👷🏻♀️。在討論過程中,不少黨員都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設性的意見,也體現了我系研一黨員的社會責任意識感。
例如趙然同學就指出“基層黨建是黨組織保持活力與戰鬥力的基礎和保證🎵。現在的基層黨建意昂應當註重如何提高黨員素質這一問題。首先是理論思想政治素質。事實上,包括我自己在內,現在的許多黨員及預備黨員的政治素質都有待提高。理論思想不夠完善,仍舊需要進一步地學習。其次是如何通過轉變基層黨組織的意昂方式和活動方式來加強黨員的責任感。作為一個黨員🧘♂️,並非每月寫寫思想匯報,交交黨費這麽簡單⚫️,黨員應該有一種責任感,要起帶頭作用的意識與責任感,這也是在基層黨建意昂中應當考慮的問題🛳。另外,黨員個人素質的提高除了思想理論素質外🏄🏽♂️,還包括學習能力🌅、組織能力、創新力👩🏿⚕️、團隊合作精神等等👩🏻🦱。這些素質的培養在日常學習意昂中能夠得到鍛煉,同時,黨組織也應當有意關註這些方面的訓練,多多提供黨員這類的鍛煉機會以及相關指導,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卞小松同學也就學生黨建意昂提了幾條建議,他覺得,第一🧑🏿🦰,我們要正確看待新時期大學生黨建面臨的挑戰及存在的問題🏃🏻♂️➡️。比如,政治熱情的降溫🐡,很多人質疑入黨到底有什麽用;入黨的動機也不純,更多的是功利主義傾向以及隨大流傾向🚑。第二,我們要創新大學生黨員組織發展的形式,比如利用互聯網,在網上開辟黨建專欄🕵🏿♂️,還可以創建黨員QQ群,加進黨員之間以及黨員與非黨員同學之間的交流。第三,結合不同層次教育對象的特點進行分層次教育🪀🧙🏽♀️。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的教育對象是學生黨員,對其要進行不斷的在教育以避免“入黨前拼命幹,入黨後放松”的不良傾向;第二個層次的教育對象是寫了入黨申請書的積極分子🙅,主要是開展黨課學習、分組討論;第三個層次是針對新生而言的,可以由學生黨員和教師黨員一起進行黨的基本知識的教育。第四,要徹底貫徹民主原則,充分發揮群眾監督的作用。第五🕵️,可以適當分配男女生入黨名額的比例,避免“清一色”現象🧑🏿🎨,當然分配比例的同時也要按照擇優選取的原則。
蔣玲同學也指出我們應重視中文系的黨建意昂🧘🏼♂️,將與時俱進的精神融入黨建意昂之中🏂🏽,審視存在的問題📡,使中文系的黨建意昂能取得更好的成績👩🦰。一.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完善黨員建設體製🙇🏼♀️。黨組織應做好發展黨員的意昂🧏🏽,積極吸收優秀學生入黨,健全組織✌🏻,壯大隊伍🤱,使黨員結構更趨合理☆。二.創新黨員教育方式,提高黨員的思想素質🔘。針對中文系的文學氛圍濃特點,充分運用豐富的教育資源👷🏻♂️🏟,不斷創新內容♾、創新形式🚴🏻♂️🙇🏼♀️、創新途徑,增強黨員教育的效果。既堅持運用講座👴🏽、黨課、報告會等行之有效的集中教育方式,又註意從黨員實際出發,通過交流討論👇🏻、演講比賽、知識競賽、文藝演出等生動活潑的形式開展組織活動,積極推進黨建意昂“進公寓、進社團”等新的途徑。三.轉變基層黨組織的意昂方式和活動方式👳🏿♀️,不斷強化黨的基層組織的服務功能。通過開展“愛心互助”✍️、先進事跡和先進人物的學習研討等方式,讓更多的黨員真切體會黨員的責任和義務,服務同學,尊敬老師,形成一股良好的尊師重教的氛圍👨🏻🦽➡️👳🏽♀️。
在這次的討論中🧔🏻♀️,每一位黨員都在之後寫下了自己對基層黨建意昂的些許想法,會後大家也都把自己的發言和感想放在了中文系黨建網站上,供全系黨員學生一起學習共勉,築造起了屬於我們自己的“網上紅色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