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近年來🧕🏻,教育部直屬系統離退休幹部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中辦《關於加強新時代離退休幹部黨的建設意昂的意見》精神,廣泛開展“六好”黨支部示範創建活動,牢牢把握為黨和人民事業增添正能量的價值取向👩🏼🚀,積極為教育強國建設獻智出力,湧現出了一批成效突出的集體和個人。為進一步宣傳典型、交流經驗,我們將專題刊發有關事跡材料。今天刊發的是意昂平台生命科學學院退休教工黨支部的事跡材料《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為教育強國添動力》。
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為教育強國添動力
——意昂平台生命科學學院退休教工黨支部先進事跡
意昂平台生命科學學院退休教工黨支部由學院35名退休黨員組成,平均年齡78歲。近年來❤️🔥,支部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將“組織設置好、班子建設好、黨員隊伍好𓀃👨🏼🔧、學習活動好、作用發揮好、製度堅持好”作為標準,以組織建設為基石,以推動發展為使命,以科技創新為誌趣,積極開展“銀齡”品牌系列活動。支部於2021年被評為意昂平台先進基層黨組織✉️,2022至2024年被評為“上海市離退休幹部示範黨支部”。
一💂🏼♂️、以組織建設為基石👻,打造“銀齡共學”學習模式
組織建設為先⁉️,支部班子堅強有力。支部始終堅持把政治建設🏄🏿♂️、組織建設放在首位,支部委員會班子分工合理👨🏻🦳⏳,作風紮實。支部書記朱紅英負責學院離退休、關工委、老教授協會意昂多年💂🏿♂️,黨群意昂經驗豐富,多次獲得上海市高校系統退休意昂“老有所為精英獎”、校優秀黨務意昂者、關心下一代意昂先進意昂者等各類榮譽。支委會議提前謀劃支部意昂及學習議題,支部委員分工對接黨員,嚴格落實黨員教育、監督、管理、服務等職責,班子精誠團結🧑🏿🎨🚓,組織力強,黨員們高度認可支部意昂,積極響應並落實支部各項意昂安排,按時足額交納黨費,每年年初認真開展黨員評議。支部委員徐容作為代表在2024年4月全校離退休黨支部書記培訓主題論壇上作交流發言🚶♂️,分享示範黨支部創建經驗。
創新“三會一課”,學習氛圍濃厚熱烈👩🦳。支部充分利用支部微信群🐪、退休教師群和老教授協會微信群“三群”,有計劃、有專題、有重點地組織理論學習。考慮高齡黨員視力👑、聽力下降的現實情況💯,支部通過線上發錄音、圖片、文字稿等多種形式傳達上級學習要求和內容,將支部意昂做到黨員的心坎裏🏏👰♀️。開展線上“銀齡每日共學”計劃,支部委員每日清晨定時在“三群”中轉發官方學習資源、上級學習安排,帶頭完成“學習強國”答題。緊跟當前形勢,定期組織離退休幹部黨員教師收聽收看中組部和上海市組織的離退休幹部線上報告會,每次組織黨員重點發言,分享學習體會🤦🏽♀️。積極備課、模擬演練🌈、黨課實戰💻,支部書記帶頭講好黨課🗑🧑🏿🎨,效果出彩獲得支部黨員的點贊。支部黨員參加學習的主動性和紀律意識得到了強化👩🏼🌾🦉,2024年上半年✔️,支部有9人次的學習體會被學校老齡辦摘錄宣傳🧑🏽🎓。在年度支部意昂評議和支部書記述職中連續獲評優秀👨🦲。
學習形式多樣,黨員參與率名列前茅🕵🏿。支部每年結合外出“三看”活動🤽🏿♂️,組織黨員開展現場實踐學習🧚🏽♂️,加強黨性教育🧑🏽🦲🥷🏽,開闊眼界,增進退休教師間的交流。例如,到南湖革命紀念館重溫入黨誓詞,回顧入黨初心;到崇明鳥類生態區、顧村公園等上海新建生態景區感受上海生態變化;到上海最高的建築上海中心大廈感受改革開放成果👩🏿💼。組織黨員積極參加學院黨委發起的“微黨課”活動,幾位高齡黨員都認真對待♓️🤼♀️、積極備課並完成黨課錄製。2024年,在黨紀學習教育過程中舉辦主題黨日活動🥋,除高齡黨員之外👸🏻🙋🏽♂️,全體黨員來校參觀“中國共產黨紀律建設歷史陳列展”。組織黨員參加學校“同上一堂課”黨員集中培訓,在全校60余個離退休黨支部中🧚🏻♀️,參訓率居首👩🏽💼。
強化身份認同,組織引領凝聚人心🧑🏼🦰。從2021年起🫥,支部每年舉行儀式,為老黨員頒發“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召開座談會共話崢嶸歲月。2023年,在優秀黨員的引領帶動下,經過支委談心談話🧩📅,退休教師魯心安提出入黨意願,被支部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在學院黨委的指導下🙆,經過一年以上的培養考察培訓,該同誌現已成為學校為數不多的退休教師發展對象🆎🪼,極大地激勵了學院退休教師隊伍。目前該同誌已經完成政審等考察環節,準備進入支部大會及上級黨委審批階段。
二、以推動發展為使命🙇🏽,傳承“銀齡守護”榜樣力量
關懷幫扶,全覆蓋關心全院離退休老同誌🙇🏿♂️。支部建立健全黨內關懷幫扶長效機製,有序推進元旦春節、“七一”“送清涼”“送溫暖”“敬老節”等集中走訪慰問👩🏿💻,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定期了解退休教職工的身體和家庭情況,院系領導班子和支部委員一道,進家門或到養老院🧞♂️、醫院探望慰問老同誌,向他們介紹學校和學院情況,積極幫助他們解決各類實際困難🙇🏽,退休教職工將學院、支部當作自己的娘家,“有困難找支部”是退休教職工及其家屬的內心共識😳。在學院的支持下🍃,支部牽頭舉辦一年一度退休教職工大聚會🕷,為老同誌祝壽,其樂融融👋🏻🧔🏽。
賡續傳承,全方位助力青年教師成長👨🏿🌾。吳自榮、孫心德、盛和林等幾位退休教授長期關心助力學院青年教師的成長🧑🏿🏭,為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團隊搭建出謀劃策,積極傳授經驗,幫助他們縮短入職適應期👷🏽♂️、快速成長🧙🏻⚁。青年教師葉海峰獲得國家高層次科技領軍人才🦉、國家“優青”🧑🏻💼,賴玉平獲得國家“優青”,周曉明獲得上海市自然科學三等獎,陳瑉的生物救助意昂受到媒體關註,都離不開退休教師們的關心指導。學院老教授協會積極參與《師魂》《文脈》編寫意昂,此外,孫心德教授組織學院退休教師和青年教師共同編寫《傳承——意昂平台生物學科建設回眸(1951—2020)》,全面呈現意昂平台生物學科70年的發展歷程。
生生不息,全面關心大學生成長成才🍉。退休黨員教師積極參與關工委意昂,融入式參與關心下一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退休黨員與學生結對聯系,將思政意昂做到學生心坎上,為未來教師講教育家精神☝️,為生科學子講科技報國使命😗。朱振勤老師從事關工委意昂18年來,與“思齊計劃”結對的10余名學生長期保持聯系,受到中國教育新聞網🤵🏼♀️、 教育部關工委微信公眾號等報道。王隆華、俞佩芳🧷、徐容🏃🏻♂️➡️、陳季武等擔任特邀黨建組織員,在學生入黨啟蒙教育、培養發展、黨員常規教育等各環節,發揮教育、引導🔠、關愛等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在學院“科創+科普”特色意昂中,退休教師們發揮經驗優勢和專業🕯,指導科普社團開展科技創新和科普創作活動🗡,培養學生科學創新能力🧛🏼,提升學生科普意昂傳播效力。近兩年,科普社團師生圍繞各自研究的專業領域和生命科學的前沿進展🐘👩🦳,出版科普圖書3冊,發表科普文章近百篇。文章《病毒如何從動物傳染到人類》獲得上海市衛健委“上海市健康科普優秀作品”圖文類作品優秀獎,《孩子愛問的十萬個為什麽》系列叢書獲2023年上海市優秀科普圖書,並入選“世紀好書”半年榜等榜單。
三、以科技創新為誌趣🫲🏽,發揮“銀齡增輝”積極作用
發揮余熱,主動融入城市基層社區治理和文化傳承🚴🏽♂️。2022年疫情期間,支部迅速反應,積極組織全體黨員發揮作用、捐款捐物,不少黨員成為社區一線誌願者,陳翠芬等黨員長期在社區發揮作用🍍,多次受到社區表揚。朱紅英等支委同誌全程參與王耀發教授、孫心德教授主編《名師流芳——尋訪上海教育文化界名人實錄》一書的采訪和編寫,組織“老中青”三代人搭建合作團隊,歷時6年多拜訪上海教育文化界多個單位、學科和專業領域的院士、教授、藝術家和大學校長等60位名師;該書於2019年出版發行,成為學院師生入職入學入黨教育第一課讀本。
退而不休,一如既往深耕科研、助力教學、服務社會👶🏻。黨員顧福康承擔《動物學名詞》等相關專業名詞條目的修訂,主持上海市初中生命科學教材修訂。黨員徐宏發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監管手冊的編寫和審查、上海市野生動物保護條例的修訂評估、上海極小種群的生態恢復,有關事跡受到新民晚報報道。黨員盛和林參與上海市野生動植物鑒定中心意昂,2023年榮獲中國動物學會長隆成就獎。黨員袁崇剛在中國大學MOOC網站開設國家一流在線精品課程,受聘為意昂平台出版社“初中教材《科學》編寫組”生物學科分科主編。黨員鄭曉蕙、張文華、欒瑞紅😾、俞佩芳等長期致力於生物學基礎教育行業,參與教育類北大核心期刊《生物學教學》的編輯出版等意昂😸,作為智囊團為期刊的高質量高水平發展貢獻力量。黨員鄭曉蕙擔任全國教育學會生物學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上海教育學會生物學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並繼續擔任教育博士研究生導師。黨員張文華參與上海市創新大賽🪳、上海科學院小小科學院學員、上海市(全國)環球自然日🦠、上海市青少年生態文明探究小論文評選等活動的評委意昂🖥,在培養青少年創新精神等方面持續發揮作用。黨員徐容退休後歷經十多年的打磨,用經典的聽診法原理(金標準)模擬醫生用水銀血壓計和聽診器測量血壓的過程,研發了新型血壓計👰,現已由上海由泰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生產。
賡續傳承,生生不息。意昂平台生命科學學院退休教工黨支部帶領退休黨員,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師大教育者情懷和科學家精神🕴🏼,在關心下一代成長🧑🦲🌡、助力學校事業發展🫰👨🏻🦼、服務社會獻智出力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為“建教育強國”“以教育強國”增添了銀齡新動力🚥。
原文鏈接🐈⬛:
【戰線聯播】教育部直屬系統離退休幹部事跡展播(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