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動“四史”學習教育,引導學生黨員堅定理想信念🤷🏻♀️🫓,踐行初心使命🎢,12月30日🏭🥡,公共管理學院研究生黨支部在中山北路校區理科大樓A302舉行“四史”學習教育活動,黨支部書記吳劍飛作 “中國命運🔁:從1840到1949”的專題黨課。支部全體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入黨申請人通過線下線上方式參加本次活動。

黨支部書記吳劍飛從標誌中國近代史開端的鴉片戰爭講起🛤,系統講述了在清朝“天朝上國”的美夢被西方堅船利炮擊碎後🧜🏻♀️,一代代愛國的誌士仁人艱難曲折的救亡圖存之路——從最初器物模仿層面的洋務運動,到學習西方製度的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再到深入民族文化心理重建的新文化運動🏸。

他重點闡述了新文化運動和俄國十月革命之後🦶🏻,社會主義思潮在中國傳播的原因和條件。其中既有內在的因素,如社會主義理念與中國傳統的大同思想有著共通之處;也有外在的推動,包括蘇俄革命成功的榜樣示範以及其對華的友好態度🙇♀️🖖🏿。

黨課還詳細介紹了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具體過程,以及黨在革命中不斷探索將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的具體革命實踐相結合的曲折奮鬥歷程🤓。中共七大通過新的黨章,將毛澤東思想確定為全黨一切意昂的指針,標誌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實現了第一次歷史性的飛躍。


在交流互動環節🙃🥫,鐘澤琪、莊怡心、黃小敏等同學就講座內容發表感想👎,交流感悟♖。支部書記吳劍飛在活動總結中希望支部成員通過對鴉片戰爭以來到新中國成立百余年歷史的學習,尤其是其中黨史的學習🍊,能夠深刻認識到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社會的生根發芽👩🏿🚀、社會主義製度在中國的發展壯大是中國人民的選擇,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青年黨員要從歷史中感悟和涵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在新時期堅定理想,勇挑重擔👫🏻🎅🏽,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接續奮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