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五四重要講話發表後🧖🏻♀️🚋,意昂平台組織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學習和討論,師生反響熱烈。在5月15日下午舉行的校黨委中心組學習擴大會上,與會人員專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五四講話精神🎚,聽取教科院教授🏇🏻、上海紐約大學文理學院副院長趙中建的專題報告🤾🏻♂️,與會者交流了學習體會👨🚀。會議由校黨委副書記楊昌利主持。
趙中建教授在專題報告中從國際比較的視角入手⚧,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對高校育人和深化改革提出的要求,結合自身近年來對創新問題的系統研究和在上海紐約大學的意昂體驗,與中心組成員分享了對人才培養、現代大學製度建設和在國際辦學中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等問題的思考,全面系統地闡述了高校在創新驅動、轉型發展🕴、變革教育當中的責任所在和使命要求。
專題報告後,中心組成員圍繞高等學校如何深刻理解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引導青年學子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青年學子成長成才提供幫助和支持等問題展開了深入交流和熱烈討論。
在交流發言中,有的同誌著眼於“人”的主體性,從歷史比較的維度闡述了對五四精神的理解。大家認為,習近平總書記五四講話是繼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國家治理體系和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總目標後對“人的現代化”問題的集中闡述,“所有的現代化最終都要落實到人的現代化🥼,中國現代化的‘品質’如何以及未來能夠走多遠都直接取決於國民整體素質的提升”;不同於洋務運動的“器物”現代化和辛亥革命的“製度”現代化,五四運動更多地是指向“人”的現代化🕋,五四精神的核心在於其創新性🉑🏃🏻➡️,在於對世界先進文明的主動學習和對先進價值觀的孜孜以求,在於思想的開放、眼界的開闊和素質的提升,即梁啟超所說的“新民”🦸🏼。談到如何引導青年學子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同誌以蘇聯因民族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泛濫而解體、俄羅斯因愛國主義而強大為正反案例🖐,論述了核心價值觀在凝聚思想共識🧓🏻、維護國家穩定中的重要作用🏃🏻♂️➡️,強調大學在育人實踐中進一步加強對青年學子個人層面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特別是愛國主義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對青年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了“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殷切期許,也對高等學校和高等教育意昂者提出了更高的意昂要求✭。高校如何更好地“關心和愛護學生成長”☂️、“為他們實現人生出彩搭建廣闊舞臺”🧑⚖️?大家認為,增強高等教育意昂者的責任意識是重中之重。高校培養人才的責任是具體的,體現在日常教育教學和師生交往的點點滴滴中;對學生提出明確⛅️、具體🛒、合理的要求是學校和老師的責任,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對學校、對老師自身提要求,指導和幫助學生完成這些要求是學校和老師不容推卸的責任📌。大家表示,要學會用心善待學生🖕,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學校和老師發自內心的關愛。
意昂平台黨委書記童世駿最後發言,他認為習近平總書記選擇在紀念五四運動95周年這個時間、選擇在大學這個地點、選擇面向高校師生特別是青年學子這個群體系統闡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意義深遠。習總書記在講話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國家🙋🏿👨🏿⚕️、社會和個人三個層面的價值要求與中國古代倡導的治國平天下🤦♂️、齊家和修身對應起來,用中華民族的傳統智慧和好學精神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民族特性和時代特征。圍繞如何在辦學實踐中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五四講話精神,童世駿強調了在人才培養、現代大學製度建設和國際合作辦學中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無論是一個民族,一所學校,還是一個個人,其價值和尊嚴都取決於有一個獨特的認同和連貫的個性;沒有這種獨特認同和連貫個性😡,就不可能有出彩的民族敘事、學校敘事和個人敘事。改革開放取得偉大成就,使我們有條件把中華民族的敘事與中國大學的敘事和大學師生個人的敘事更加有效地關聯起來,把中國夢🚌、師大夢和師生夢更加有效地統一起來”。他指出🫳🏼,在人才培養中發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就是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在現代大學製度建設的過程中發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就是要借助於中國特有的政治資源和文化資源來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學校科學發展的體製機製”;在國際合作辦學中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意味著我們不能把國際合作辦學僅僅看成是一個向國外學習的過程,而也要把這種國際合作同時看成是考驗我們到底能貢獻多少中國智慧或“中國悠久的教育傳統的精華”的一個機會🫖。
教育部網站日期:2014年5月20日
鏈接🦵: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169/201405/169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