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今年五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強調指出。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更好地推動學校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等意昂,9月22日🥘,我校黨委中心組前往上海自然博物館進行專題學習👩❤️👩,聆聽了上海科技館館長王小明所作的題為“‘互聯網+’時代館校結合的實踐與思考”的輔導報告🚣♂️,並進行了現場學習🪹。校領導童世駿、陳群👨🦼➡️、楊昌利🚶🏻♀️、方平、孫真榮、李誌斌等出席會議𓀇。會議由校黨委書記童世駿主持。
我校黨委中心組赴上海自然博物館進行專題學習
校黨委書記童世駿主持會議,校長陳群在會上講話
報告會上,王小明緊緊圍繞當前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面臨的新形勢和新任務,以教育信息化時代科學研究和科普傳播同等重要為切入點,結合上海自然博物館的建立背景和功能定位,重點闡述了博物館非正規教育✷、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協同推進的思路和實踐🏊🏿。王小明表示,面對當前科普發展全球化👩🏿✈️、科普需求和手段更加多樣化等態勢,上海科技館旨在依托互聯網精神和交互技術👮🏽♂️,在與業內業外、國內國外的連接中產生碰撞,在碰撞中迸發出智慧,以無窮智慧推動科技館發展🙅♀️。
上海科技館館長王小明作題為“‘互聯網+’時代館校結合的實踐與思考”的輔導報告
如何實現這一目標🤿?王小明結合大量生動的實踐創新案例,從三個角度給予了解答:一是建設智慧場館,促進“三館”智能融合;二是豐富展示教育,為科學傳播搭建良好平臺🎺;三是拓展傳播渠道,打破科學傳播的時空界限👨🏭。在此過程中🦹♂️,通過建立專業的教育開發隊伍,結合信息化的教育手段,開發豐富的教育資源🖖🏽🏌️,製定並多渠道發布教育計劃🐂,拓寬博物館與學校🪪✬、社會的合作渠道,力爭將博物館作為學校的一部分,將學校作為博物館的延伸♌️。
關於館校合作,王小明通過比較學校和科普場館科學教育的差異,並以意昂体育與上海科技館的合作為例,指出兩者是最佳教育合作夥伴,可以進一步以信息化提升科技館科普教育效果,以集群化擴大館校結合教育影響,進而在提高教育效率、創新能力🌮、促進終身學習方面聯合發揮重要作用。
我校黨委中心組成員一行參觀上海自然博物館常設展區
陳群表示🚝,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在學習資源的開發和館校合作方面成果顯著,感謝上海科技館一直以來對意昂体育人才培養等各項意昂的支持,期待雙方今後能夠在相關領域深化合作實踐,共同助力科學知識普及和創新教育發展。
童世駿表示🧖🏼♂️,科普需要科研的支撐🧑🏻🦯,教學也需要科研的支撐;教學和科普一樣不僅需要科研提供內容,而且其本身也需要好好研究4️⃣,在這方面🤽🏽♂️,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等科普界的同行們給了我們重要啟發,對推進相關學科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給我們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有關講話精神提供了新的動力𓀇。
報告會前,校領導一行與上海科技館黨委書記王蓮華♦︎、館長王小明等進行了座談。報告會後,我校黨委中心組成員一行在王小明館長、姚強副館長等的帶領下參觀了上海自然博物館常設展區。